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236

会议视频 10

年份

2023 23

2022 25

2021 16

2020 9

2019 27

2018 12

2017 16

2016 9

2015 9

2014 7

2013 3

2012 9

2011 10

2010 11

2009 9

2008 3

2007 6

2006 3

2005 2

2004 4

展开 ︾

关键词

水资源 12

可持续发展 11

开发利用 4

矿产资源 4

中国 3

可持续利用 3

油气资源 3

中国西北地区 2

信息技术 2

农业水资源 2

农业节水 2

农业资源 2

勘查 2

发展战略 2

海洋生物技术 2

潜力 2

综合利用 2

能源 2

营养健康 2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Data sharing mechanism of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based on blockchain

Yili REN, Jia LIANG, Jian SU, Gang CAO, He LIU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20年 第7卷 第4期   页码 592-604 doi: 10.1007/s42524-020-0132-2

摘要: Basins with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coexisting and enriching often occupy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The exploration of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is repetitive at present due to unshared data and im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This situation greatly increases the cost of energy exploitation in the country. Traditional data-sharing mode has several disadvantages, such as high cost, difficulty in confirming the right of data, and lack of incentive mechanism, which make achieving real data sharing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ata-sharing mechanism based on blockchain and provid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and technical key poin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ata-sharing methods, the proposed data-sharing mechanism can realize data sharing, ensure data quality, and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Moreover, key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are stated in the case study section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ata-sharing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data sharing     blockchain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big dat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Dawei ZHANG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 2019年 第6卷 第4期   页码 557-563 doi: 10.1007/s42524-019-0077-5

摘要: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We propose that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hould be guided b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at is, the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hould be rationally develop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protecte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handling of mining rights within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based on the law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mineral resourc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ystem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energy and mineral development are suggested to impl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disposal of mining rights within the redline and facilit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for energy and mineral development. Hence,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an be promoted.

关键词: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核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张金带,李子颖,苏学斌,谭亚辉,李胜祥,苏艳茹,李建华,邓平,徐乐昌,潘自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13-118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16

摘要:

核能矿产资源是指铀资源和具潜在应用前景的钍资源,目前主要是指铀资源。全球铀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势必需要通过市场调节供求。建设核工业强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核能矿产资源供应能力做保障。我国核能矿产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禀赋与掌控复合型的强国。核能矿产资源强国的主要标志应包括国内资源保障能力、科技实力、企业实力、国际经略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五个方面。要实现核能矿产资源强国,需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需要建设一批千吨级铀资源开发基地,需要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需要国家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海外开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核能矿产资源     铀资源     指标体系    

2035年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展望

文博杰,陈毓川,王高尚,代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68-73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10

摘要:

进入21世纪,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快速增长,许多重要矿产消费量甚至超过了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未来中长期资源需求预测是国家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矿产资源消费量等历史统计数据,选择了人均消费“S”形规律、需求类比和比例关系测算法、部门消费法等方法,对2035年之前43种(类)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进行了系统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矿产资源需求从全面高速增长向差异化增长转变,2025年前多数大宗矿产将陆续达到需求峰值,2030年一次能源达到需求峰值时的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煤炭将从2017年的60.4%下降到46.3%,天然气将从6.6%增加到13.2%,非化石能源将从13.6%增长到23.4%,2035年大部分战略性新兴矿产仍将保持需求增长,全球供需结构和供需格局都将发生极大改变。

关键词: 能源与矿产资源     消费     需求预测     2035年    

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战略研究

蔡美峰,多吉,陈湘生,毛景文,唐春安,刘志强,纪洪广,任奋华, 郭奇峰,李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21年 第23卷 第6期   页码 43-51 doi: 10.15302/J-SSCAE-2021.06.006

摘要:

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是实现深部采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深部高温岩层地热开采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本文分析了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的重要价值,梳理了国内外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我国在深部矿产和地热资 源共采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在剖析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面临的技术与管理挑战的基础上,论证形成了实施综合开发利 用亟需的技术体系构成,涉及深部矿产资源与深部地热开发利用调查及前景研判、高温坚硬岩层地下巷道与硐室掘进及建造、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系统和地热开发系统“共建 – 共存 – 共用”的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深部高温岩层地热能交换和输送理论 与技术。研究提出了地质勘查、科技创新、扶持政策、顶层规划与科研示范基地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矿业和地热 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部矿产     地热资源     矿–热共采     高温岩层     地热能交换和输送    

从矿产资源大国到矿产资源强国:目标、措施与建议

陈其慎,干勇,延建林,张艳飞,邢佳韵,龙涛,常润华,肖丽俊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49-54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07

摘要:

我国矿产资源“大而不强”,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未来10年是我国由矿产资源大国走向矿产资源强国的关键阶段,建设矿产资源强国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本文针对中国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结合西方矿产资源强国经验,提出了中国建设矿产资源强国的“三步走”战略。提出了提升全球矿产资源经略能力,大幅提升国内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统一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三大矿产资源强国措施。从科学推进矿产资源产业链布局,积极实施矿产资源“一带一路”合作,全面启动城市矿产回收利用布局三个方面提出了矿产资源强国建议。最后,本文分别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铁、铜、铝等大宗金属矿产以及稀土、稀散、稀有矿产的角度,提出了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一带一路     国际化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中的挑战

蔡美峰,Brown Edwin T.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4期   页码 432-433 doi: 10.1016/J.ENG.2017.04.027

我国黑色金属资源发展形势研判

“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强国战略研究”专题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97-103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14

摘要: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中国钢铁行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2016—2017年化解钢铁产能超过1.2×108t,清除“地条钢”等违法产能1.4×108t。当前,全球钢铁工业处于产能过剩周期,中国钢铁消费由持续增长向“峰值平台区”转变,单位GDP粗钢消费强度回落,单位投资粗钢消费强度下降,预计到2025年国内粗钢消费需求量为6×108~6.5×108t,产量为6.5×108~7.0×108t,到2030年,国内粗钢消费需求量为5.3×108~6.0×108t,产量为5.9×108~6.5×108 t。与此同时,我国废钢资源供给量将快速增加,未 来充足的废钢资源将是我国钢铁工业强有力的支撑,铁素资源构成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铁矿石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步下降,同时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钢铁     废钢     铁矿石     峰值平台区    

中国建设“矿产资源强国”的内涵探讨和政策建议

李政,姜兴伟,麻林巍,吴金希,于宏源,孔庚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55-60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08

摘要:

本文旨在从矿产资源行业发展的整体国际环境出发,对“矿产资源强国”这一新兴概念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通过剖析和对比古今中外的“强国”概念,结合矿产资源行业的特点,引出了“矿产资源强国”的内涵和定义。然后通过美国和中国矿产资源行业的案例分析验证其定义。最终,提出“矿产资源强国”是“以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为目的,能够对全球矿产资源行业的生产、金融、治理和知识体系产生较大影响,并可由此保障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国家”。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基于较为强大的生产层面影响力,加强金融、治理和知识层面对于全球矿产资源行业的影响力。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强国     可持续发展     全球治理    

深部开采的一些挑战 Review

Charles Fairhurst

《工程(英文)》 2017年 第3卷 第4期   页码 527-537 doi: 10.1016/J.ENG.2017.04.017

摘要:

持续增长的全球矿产供给对于满足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的需求和期望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要向更深处开采。由设备供应商通过自持久R&D 研发的自动开采系统,减少了矿工暴露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并增加了安全性。为确定矿产经济地被开采出来的深度,安全性的增长在于“地面控制”和岩石力学。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将力学应用在采矿设计上,研究者付出了许多重要的努力,但均出现过技术和组织上的障碍。相较于大多数其他工科学科所遇到的典型工程材料,原位岩石是更复杂的一种。几千年来,采矿工程在设计上大量地依赖于经验方法。随着日益向矿山深部探索,这些方法不再适用于解决21 世纪的挑战。2008 年综合岩体模型(SRM)的发展给研究者提供了分析各向异性和不连续性岩体变形行为的能力——这些属性于1966 年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的主席和创始人Leopold Müller 描述为原位岩石的本质特征。运用SRM 在大尺度采矿作业数值模拟(如崩落法)上的最新进展揭露了未预料到的岩石的变形行为。大量的平行计算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许多重要机会,例如,评价数值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建立现用于岩石工程中的经验法则的力学基础及其在现有经验之上的岩体行为预测的正确性;还有在深部开采的优化设计中采用离散元法。首次,采矿和岩石工程将有其自有的基于力学的“实验室”。这有望成为在未来深部高效开采设计中的主要手段。通过在有80 多年历史的塔斯马尼亚Mount Lyell 铜矿应用采矿法反演,本文以演示实验室中DEM 和SRM 程序应用的讨论作为结束。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岩石的不连续性     综合岩体模型     矿产资源     岩石力学    

从矿物直接提取技术的工业化看资源材料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邱冠周,杨松荣,胡岳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4期   页码 88-93

摘要:

如何尽可能地充分开发利用有限的矿物资源?文章提出了资源材料一体化的概念,论述了从资源开采后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采用流程短、污染小、效率高、产品品质高的短流程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我国资源的现状及资源材料一体化的发展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采矿     选矿     冶金     材料     资源材料一体化    

中国车用能源需求和关键材料资源可获性分析

彭天铎,袁志逸,袁杰辉,朱旭峰,欧训民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1期   页码 127-132 doi: 10.15302/J-SSCAE-2018.01.018

摘要:

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迅速增长,车用能源和资源成为汽车强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所开发的中国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对未来汽车规模进行预测,对车用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现状、技术发展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车用燃料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汽车材料所需矿产资源储备、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提前布局,积极应对未来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和资源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汽车保有量     车用能源     矿产资源     发展对策    

我国南海资源开发装备发展研究

田辰玲 ,杨建民 ,林忠钦 ,李欣 ,程正顺 ,柳存根

《中国工程科学》 2023年 第25卷 第3期   页码 84-94 doi: 10.15302/J-SSCAE-2023.03.008

摘要: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域,超过70%为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深海资源,尤其是深海油气、深海矿产等。高温、高湿、高盐是我国南海区别于其他海域的主要特征,研究适用于南海资源开发的海洋装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详细分析了南海资源开发装备的发展需求与关键技术,提出了南海资源开发装备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等。最后从装备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了南海资源开发装备产业的发展建议:依托海南省建设深海油气开发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和应急救援中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发中心、深海养殖示范区和试验区以及国家南海深远海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逐步建设“国家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深海工程装备保障基地”“国家深海科技产业中心”等。

关键词: 南海资源;海洋装备;深海油气资源;深海矿产资源;海上试验场    

中国铜铝铅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安全供应战略研究

孙传尧,宋振国,朱阳戈,吴熙群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133-139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19

摘要: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铜、铝、铅、锌是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近十多年来,中国铜、铝、铅、锌产量和消费量连续高居世界第一,但矿山资源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要,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中国铜、铝、铅、锌开发利用现状研究和未来需求预测,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及二次资源对其消费需求的保障程度,据此制定铜、铝、铅、锌矿产资源安全供应战略,从国内供应、境外开发、国际市场三方面,在矿产品、再生金属以及精炼金属三个环节,定量构建未来20年有色金属安全保障目标,通过加大国内勘查开发力度、提高国内供应能力、坚持境内资源绿色可持续开发、加强二次资源回收、积极利用境外资源等多种途径,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     安全供应     铜、铝、铅、锌    

中国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设研究

李颖,王安建,李天骄

《中国工程科学》 2019年 第21卷 第1期   页码 74-82 doi: 10.15302/J-SSCAE-2019.01.011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风险勘查市场的实际情况,认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缺失、矿业投资诚信的缺失、矿业政策制度的落后、矿业资本市场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是构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利用境外市场培育中国风险勘查市场参与主体、改善国内矿业投资环境并建立信用体系,最终建立中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板块的“三步式”发展路径。

关键词: 矿产资源     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投资环境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Data sharing mechanism of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based on blockchain

Yili REN, Jia LIANG, Jian SU, Gang CAO, He LIU

期刊论文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Dawei ZHANG

期刊论文

核能矿产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张金带,李子颖,苏学斌,谭亚辉,李胜祥,苏艳茹,李建华,邓平,徐乐昌,潘自强

期刊论文

2035年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展望

文博杰,陈毓川,王高尚,代涛

期刊论文

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战略研究

蔡美峰,多吉,陈湘生,毛景文,唐春安,刘志强,纪洪广,任奋华, 郭奇峰,李鹏

期刊论文

从矿产资源大国到矿产资源强国:目标、措施与建议

陈其慎,干勇,延建林,张艳飞,邢佳韵,龙涛,常润华,肖丽俊

期刊论文

深部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中的挑战

蔡美峰,Brown Edwin T.

期刊论文

我国黑色金属资源发展形势研判

“黑色金属矿产资源强国战略研究”专题组

期刊论文

中国建设“矿产资源强国”的内涵探讨和政策建议

李政,姜兴伟,麻林巍,吴金希,于宏源,孔庚

期刊论文

深部开采的一些挑战

Charles Fairhurst

期刊论文

从矿物直接提取技术的工业化看资源材料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邱冠周,杨松荣,胡岳华

期刊论文

中国车用能源需求和关键材料资源可获性分析

彭天铎,袁志逸,袁杰辉,朱旭峰,欧训民

期刊论文

我国南海资源开发装备发展研究

田辰玲 ,杨建民 ,林忠钦 ,李欣 ,程正顺 ,柳存根

期刊论文

中国铜铝铅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安全供应战略研究

孙传尧,宋振国,朱阳戈,吴熙群

期刊论文

中国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设研究

李颖,王安建,李天骄

期刊论文